蒋孝勇出生之时,正是穷途末路的时期,当时辽沈战役已经临近尾声,蒋介石的部队在战场上损失惨重,不久之后,尚在襁褓中的蒋孝勇被带往台湾,彻底离开了他没有丝毫印象的故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蒋介石一直觉得对这个孙子有所亏欠。
在上学之前,蒋孝勇一直住在士林官邸,陪在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蒋介石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无论是出去游玩还是参加应酬,都会把他带在身边。除了蒋孝勇以外,蒋介石还有蒋孝文和蒋孝武两个孙子,蒋介石最喜欢的还是蒋孝勇。蒋介石曾经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孝文糊涂,孝武荒唐,孝勇可爱。
不只是蒋介石,就连宋美龄也对蒋孝勇疼爱有加。据士林官邸当年的管家回忆,只要蒋夫人一发脾气,侍卫们就会立即给蒋经国打电话,只要一把蒋孝勇送过来,蒋夫人的心情马上就变好了。
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蒋孝勇和两个哥哥的性格也完全不同,他的思考能力以及上进心都特别强,而蒋孝勇的心思从小就非常缜密,这一点从一件小事就能体现出来。
自从上学之后,蒋孝勇就搬到了七海官邸居住,而蒋孝勇每天在七海官邸吃过饭以后,又会赶到士林官邸陪蒋介石夫妇用餐。为了讨蒋介石夫妇的欢心,蒋孝勇每天中午来到士林官邸的第一件事就是偷偷的到卫生间去吐一吐,这样才能保证他陪蒋介石夫妇吃饭时能吃进去新的食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有人说蒋孝勇最像蒋介石,而蒋孝勇每次都会笑着说道这都是祖母的功劳。蒋孝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给我的是母爱,而祖母给我的却是哲理信仰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这让我受益匪浅。从这番话可以看出来蒋孝勇是打心底里崇拜宋美龄。
自从退守台湾之后,蒋介石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后代里能出一个将军,但是蒋孝文和蒋孝武都不是这块料,蒋孝勇也就成了蒋介石最后的希望。
1964年,刚满18岁的蒋孝勇就考进了陆军军官学校,跟两个哥哥不同,蒋孝勇在学校低调内敛、安分守己,在训练过程中也非常刻苦,几乎所有科目都名列前茅尊龙d88用现金一下。那段时间蒋介石见人便说:我们蒋家终于要出一位将军了。可事与愿违,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彻底打破了蒋介石的美好幻想。
在一次野外训练中,蒋孝勇不幸扭伤了脚踝,为了自己这个小孙子宋美龄还亲自飞去美国请来医生为蒋孝勇进行手术,可不幸的是由于伤势过于严重,就算是进行了两次手术,蒋孝勇还是没能彻底康复。无奈之下蒋孝勇只能放弃自己的从军梦想。
1973年,蒋介石多病缠身,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多家西方媒体屡次刊登蒋介石病故的新闻。而此时的蒋孝勇正在读大三,为了堵住西方记者的嘴,蒋孝勇便和女友方智怡举行了婚礼,而且还特意邀请了蒋介石出席。
如果按照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意愿,蒋孝勇很有可能成为蒋家第三代接班人,但是蒋孝勇天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在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商海里打拼,后来更是带着全家迁往了加拿大。
1975年,蒋介石在临终前特意把蒋经国叫到病床前叮嘱了自己的遗愿:待我走后,棺材不落地,将来葬回大陆。1988年,蒋经国去世之前也特意向家人嘱托:将来将我送回奉化老家葬于母亲身旁,生生世世再也不离开她老人家。
由于当时海峡两岸的关系特殊,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遗愿都被一再搁置。直到1996年随着两件事的发生,蒋孝勇觉得是时候完成父亲和祖父的遗愿了。
随着蒋经国的离世和蒋家人对政治的远离,台湾逐渐开始去蒋化运动,其中最让蒋孝勇接受不了的就是捣毁蒋介石雕像的行为。
1975年,蒋介石刚刚去世,台湾突然兴起了一股建造蒋介石雕像的热潮,甚至连台湾省政府都喊出了“一人一元捡钱铸铜像”的口号,短短几年时间,台湾的各大公园、学校以及路口等关键位置都立起了蒋介石的雕像。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台湾岛上蒋介石铜像达到了4.5万尊之多。
而随着去蒋化运动的出现,各地都开始拆除蒋介石雕像,甚至有大量雕像都遭到了恶意捣毁。除了雕像被毁之外尊龙d88用现金一下,台湾相关部门还撤走了在慈湖和大溪的士兵,这两处分别放着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棺椁。
1996年,蒋孝勇被确诊食道癌,而他拿到诊断结果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配合治疗,而是立即带着全家人去了纽约,因为宋美龄在那里。当时的宋美龄已经99岁了,在见到蒋孝勇之后,宋美龄非常气愤地说道:“现在连慈湖和大溪两座陵墓的守兵都撤回去了,为什么还要把两具棺木放在台湾?是时候移回大陆了。”
听完宋美龄这番话,深感自己时日无多的蒋孝勇决定先到大陆看一看,希望能为两蒋棺材移灵大陆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
为了表达自己拜访大陆的诚意,蒋孝勇在出发之前还专门跟我国的对台办取得了联系。为了表达我们的热情,国台办不仅派专人去接机,并且还为蒋孝勇联系了随行的医生。
蒋孝勇这次回到大陆,点名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蒋家祖坟,另一个就是蒋氏故居。在蒋家祖坟前,有一段长达600的台阶,而身患癌症的蒋孝勇此时已经是瘦骨嶙峋,他每跨一步都极其艰难。
大儿子蒋友柏多次劝蒋孝勇坐轿子尊龙d88用现金一下,可蒋孝勇却非常坚定的表示,这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走上回家的路,恐怕也是最后一次了,这是一条认祖之路,就算再难也要我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
蒋孝勇原本以为自家祖坟被搁置多年,应该早已面目全非,可当他到了却发现,祖墓周边没有任何杂草,而且被打扫得非常干净。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早在1979年,中央就专门拨发了30万用于修缮蒋家祖墓,而且从那之后还会有相关部门进行维护和管理。看着眼前这一幕,蒋孝勇甚为感动。
在蒋家祖墓之前,蒋孝勇带着全家人跪了很久,这是他47年来第一次回到大陆,也是蒋家人第一次到大陆祭祖。
祭拜过祖墓之后,蒋孝勇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蒋氏故居,走在武陵路老街上,蒋孝勇的心情非常激动,尽管他并没有在这里生活过,可他心里却倍感亲切。
来到蒋氏故居门口,蒋孝勇拒绝了工作人员要带他走免费通道的提议,而是自费购买了5张门票。走进蒋氏故居之后,蒋孝勇的眼眶始终含着泪水,似乎他的每一次回眸都能感受到祖父蒋介石的影子。
蒋孝勇在故居里的每一个房间走都待了很长时间,其中最让他感慨的还要数丰镐书房,这里曾经是蒋介石读书学习的地方,而之所以起名丰镐,是因为蒋经国字丰蒋,蒋纬国字建镐。望着故居里的一张张老照片,猜测着曾经这里发生的一切,蒋孝勇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原来这就是他们曾经生活的地方。
这次大陆之行让蒋孝勇看到了大陆的善意,更让他看到了两蒋棺材移灵大陆的希望。可就在蒋孝勇准备付诸行动的时候,他的身体却再一次给了他重重一击。
回到台湾之后,蒋孝勇立即联合蒋纬国向台湾相关部门提交了把两蒋灵柩移往大陆的申请书,可是他们的申请很快就遭到了拒绝。面对这日渐恶化的病情,蒋孝勇等不了了,他决定采取最直接的行动。
1996年12月中旬,蒋孝勇在病床之上召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记者招待会。面对着无数的镜头,蒋孝勇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且还强调了三个重要观点:
蒋孝勇的这三句肺腑之言可以说是铿锵有力,充满了他对两岸统一的强烈渴望,然而诸事未成。1996年12月22日,蒋孝勇因癌症逝世,蒋家第三代的移灵期盼再次搁置。
正如蒋孝勇当年参观蒋氏故居时说的那样,尽管台湾和大陆隔海相望,但台湾人民永远是中国人,永远是炎黄子孙的后代。两岸统一不只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