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的历史舞台上,蒋介石可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了,他曾问鼎中华民国权力的最高点。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蒋介石还是同盟国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然而,随着军队在解放战争中的节节败退,最后彻底溃败,从而结束了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迫使蒋介石退守台湾,郁郁而终。
然而,值得一说的是,在1975年4月5日这一天,蒋介石由于身体多处恶化,最终在台湾士林官邸病逝。现在是2020年了,也就是说,时至今日,蒋介石已经去世45年了。但是,蒋介石的棺椁仍然摆放在慈湖陵园,仍然没有入土为安,据说这是蒋介石生前自己的意思。
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姓蒋名中正,字介石,中正与介石这两个字,都出自《周易》,因而蒋介石的名字,也是取得很有意义。蒋介石年轻时曾去日本留学,并且在那里认识了中国同盟会元老陈其美等人,受到了反清思想的影响。
1913年10月,蒋介石加入中华革命党,并于次年接受孙中山的指派,前往上海、哈尔滨等地,协助陈其美从事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而蒋介石的崛起,也源自于孙中山对他的赏识。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不得已躲到了永丰舰上避难。蒋介石亲自赶到广州,登上永丰舰伺候孙中山40多天,因此得到了孙中山对他极大的信任。
1924年1月,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出任校长,同时还兼任了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一职。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一职,标志着他开始进入中华民国权力的中枢,随后,蒋介石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又平定了杨希闽、刘振寰等人的叛乱,于1926年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蒋介石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等人,收复湘、鄂、戆、闽四地。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的国民政府对抗。但由于孤立无援,于同年8月下野。
这件事让蒋介石意识到,想要成就大事,他必须获得更多的同盟者支持。所以在两个月之后,蒋介石去了一趟日本。回国之后,蒋介石就跟前妻离婚,娶了宋美龄,从此将将宋子文、孔祥熙绑定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
工农红军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点燃了革命的原野,蒋介石曾多次围剿,都未能扑灭。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蒋介石被迫结束十年内战,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将日本侵略者驱逐了出去。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蒋介石节节败退,并最终于1949年12月败走台湾。
在台湾的蒋介石虽然一直想反扑,但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再也没有机会了。1961年9月16日上午,蒋介石在阳明宫官邸主持完军事会议后,与宋美龄前往台北的郊区散步。下午乘车回官邸时,在阳明山的一个大拐弯处,突然有一辆吉普车朝着蒋介石的车队疾驰而来。
先导车紧急刹车,但第二辆车的司机太过紧张,误将油门当成刹车,狠狠地撞上了先导车。蒋介石夫妇就坐在这辆车内,两人受到了剧烈的撞击,蒋介石胸口剧痛。虽然后来医生检查只是皮外伤,但蒋介石自己也没有不适感。
但几个星期后,蒋介石突然发现,自己的体力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再次进行身体检查时,医生发现蒋介石心脏大动脉,在车祸时受到了重创,心脏开始明显变大起来。这件事情后,蒋介石的心里就蒙上了阴影,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车祸减我十年阳寿”。
两年后的一个下午,蒋介石排便不畅,于是安排副官用甘油帮助通便。马虎的副官竟然用甘油瓶的尖嘴,将蒋介石的肛门肌肉捅破了,导致其发炎溃烂,使得蒋介石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起来。晚年,蒋介石出现心脏衰弱迹象,导致肺部积水严重。但考虑到蒋介石已经年老,所以医生们都采取保守治疗,不建议对肺部积水进行抽取。
1974年11月,蒋介石外甥女孔令苇从美国请来一位神医,在对蒋介石的身体进行检查后,这位美国医生言之凿凿的道“必须要马上对蒋介石的肺部液体进行抽取。”宋美龄不顾专家组的反对,执意让美国神医做这个手术,而此时的蒋介石身体极度虚弱。
美国神医到来的第二天,在副官的协助下,用长针管刺进蒋介石的肺部,抽取出来50毫升的脓血。手术的第二天,蒋介石高烧不退,病情已经是无法控制了。而此时的美国神医,早已经带着巨额的医疗费,飞回了美国。
1975年4月5日,守候在蒋介石病榻前的医护人员,突然发现蒋介石的嘴唇在颤动,好像是有什么话要说,于是连忙将常年跟随蒋介石的翁副官找来。翁副官凑近蒋介石的嘴边,只听见蒋介石似乎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说出了几个不连贯的词语“中国统一,棺椁不落土,将来葬在大陆。”然后就撒手人寰了。
从蒋介石的临终遗言来看,盼望祖国统一,能够落叶归根,是蒋介石最后的心愿。如今,蒋介石的棺椁仍然摆放着慈湖陵园正厅。棺椁内的蒋介石,身穿长袍马褂。这是他1949年离开大陆时所穿的衣服。这位蒋委员长似乎已经为回大陆,提前整理好了行装。